雷保新,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人,金沙js6038线路通道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在团队为郑晓静院士牵头的应用力学研究中心,指导教师为师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激励磁电天线。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课题组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学生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1篇中科院1区TOP,3篇二类贡献度),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以及优秀个人等。担任金沙js6038线路通道研究生会外联部部长、电子机械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纪律委员。
厚积薄发,勤思笃学
科研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他的研究方向是声激励磁电天线,研究内容跨越力学、声学、电磁学和材料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多尺度、非线性、多场耦合等学界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科学问题。开展这一方向,对于本科学机械专业,电磁学和声学等领域的知识几乎为零的他来说,充满着艰辛与阻碍。起初,他做了大量探索与尝试,走了不少弯路。最令他记忆深刻的是,花费近半年时间去学习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关于磁电天线的跨尺度多场耦合模型。在这期间,他学习了计算电磁学、力学、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知识,一遍遍地推导差分公式,编写仿真程序,常常因为模型的收敛性等问题工作至深夜。最终,他成功复现了这项工作,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应用缺陷,无法支撑后续研究。这令他倍感失落,甚至开始否定怀疑自己。幸运的是,导师及时发现这一情况,并对他的研究内容做了调整,科研由此开始逐渐走向正轨。之后,他与导师反复讨论确定创新点并展开工作,终于在研二上学期结束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得益于前期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在研二下学期,他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又接连发表了三篇SCI论文,获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学科融合,开拓视野
当前,交叉学科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新学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源泉和动力。他顺应时代潮流、面向未来,协助组织由郑晓静院士提出的学科交叉融合前沿论坛等各类学术活动,开拓学科视野,提升科研水平,增强跨学科实践应用能力。此外,他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往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开展专业实习。经个人报名和政府筛选,获得无锡市高新区的实训机会,在产业人才实训学院集成电路制造班接受60个学时的培训,并走进华润微,深南电路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参观调研,深入了解了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布局与技术难点。
勇担责任,服务他人
入学伊始,他主动加入学院研究生会,担任研究生会外联部部长一职,服务学院同学,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工作。在西安疫情期间,他响应学校号召,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帮助学院发放爱心物资和餐券,服务隔离入学新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院出一份力。作为电子机械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纪律委员,他开展党风党纪学习和党费收缴等工作。他还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依托学习强国等网络资源广泛开展自学,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他积极协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申报和结题、教学改革等任务,并自愿帮助课题组的低年级学生解决科研困难,包括理论推导、有限元仿真和论文撰写等。此外,他还协助团队开展应用力学中心网站建设工作,通过调研企业、汇总资料等,为学科建设和宣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顾雷保新的研究生三年,自入学以来各个方面表现突出,认真刻苦,锐意进取,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硕士研究生。他渴望学习新知识,热爱所学专业,不断追求创新,在思想、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面对未来,他立志投身于祖国电子机械行业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导师师阳寄语:
雷保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已具备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研期间,他成功摸索出感兴趣的方向和合适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信他能够继续保持思考的敏锐度,不断拓展自己。